党建文摘
当前位置: > 网上党校 > 党建文摘 >

让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传统回归

发表日期:2012-11-07 点击

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苏区时期,广大干部经常到群众家中访问,与群众交心谈心。延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头联系群众、深入群众,给群众拜年庆贺,登门为老农祝寿,改善人民生活,同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只见公仆不见官”,是对当时干群关系的生动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在局部地方、特殊时期、特定环境和具体工作中,也出现了疏远、紧张乃至矛盾尖锐化的趋势。部分领导干部,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待在豪华办公室、宾馆、饭店、小汽车、娱乐休闲中心的时间越来越多,到企业、社区和田间地头的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感情越来越淡。个别地方,甚至发展到了群众不愿见到干部,干部十分怕见群众,群众的想法干部听不到,干部要想指挥群众办不到的局面。这种状况如任其持续下去,势必会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包括云南在内的众多省份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收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群众的欢迎。实践证明,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回归,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是克服党与社会脱节,化解党在基层执政风险的需要。在理论上,党与社会是有机联系的,因为党本身应当是社会的一部分。但在现实中,党与社会脱节的情形仍很突出。这是因为,政党一旦掌权,就容易陷入官僚化的陷阱,把自己孤立于社会之外。这种情况,中西方政党皆然。西方政党由于要定期接受选举的考验,一般较为注重维持同社会的有机联系。而中国实行共产党一党执政,党要克服与社会脱节的危险,不能走政党竞争的路子,因而通过走群众路线,强化干部同群众的直接联系,成为党密切同社会关系的必然选择。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可以拉近党与社会的距离,增强群众对干部和执政党的信任,最大限度地化解党在基层执政的风险。
  其次,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是农村实现科学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推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前,推进农村的全面小康,仅靠农民一家一户的力量是不够的。开展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可以帮助群众提振发展信心、理清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能力。同时,通过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干部可以帮助基层群众解决一些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就业、就学、就医、住房、交通、水利建设等实际困难,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最后,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是培养锻炼干部、改进干部作风的有效途径。现在领导机关中有不少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从大学门直接进机关门,没有经历过基层艰苦工作的磨练,缺少对普通群众生活的切身体验,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还有的干部在机关里待久了,群众观念淡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逐步显现。要克服干部身上的这些缺陷,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就要使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同人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培养出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深受群众信赖的好干部。
  走群众路线,一直是我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但是如何真正做到并且坚持做下去,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只有解决从要求走到主动走的问题,并建立长效机制,群众路线才能落到实处。云南省委高度重视这方面问题,进行了许多探索,期待能有较大突破。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