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摘
当前位置: > 网上党校 > 党建文摘 >

落实是一种态度

发表日期:2015-05-07 点击

 落实是一种态度

  有这样两个事例:1069年,北宋熙宁年间,宰相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在每年夏秋两收前青黄不接时,国家把谷物贷给农民,救济百姓,等农民收获后,连同税赋,连本加息再归还给政府。这本是官民两利的美事。但实际执行中却出现偏差: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为了邀功,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青苗法”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17年后不得不停止执行。王安石缓解阶级矛盾、增加收入的目的没能实现。

  2008年汶川地震中,一座叫桑枣中学的,2200多名师生及时避难,无一伤亡。在这场震级里氏8.0级、遇难近7万人的天灾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奇迹的发生来源于好的方案和好的落实。原来,从2005年起,时任校长的叶志平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模拟停电、暴雨、垮塌、地震等情况演习。演习时间,从第一次全校集合到操场的9分钟,到2008313日进行的火灾演习,提高到34分钟。“5·12”地震发生时,集合时间只用了136秒。

  含义不言自明:变相落实,祸国殃民;有效落实,人定胜天。

  那么,什么是落实呢?简单地说,把想干的事“干成”就是落实。领导干部抓落实,就是把党交给的事干成、干好。抓落实,反映的是领导者的水平,体现的是领导者的能力,塑造的是领导者的形象,是责任、方法、能力、作风、效益等因素的有机融合。领导干部抓落实,是实实在在而又来不得任何马虎的事情;而只要是认真抓了落实,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落实并不容易,有很多好的规划、好的思路、好的政策、好的措施,因为没有抓落实而成了一纸空话。

  抓落实的能力,首先是一种思维的能力,亦即从大局、全局考虑自身工作的思维境界。“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必须心中装着大局、自觉服从大局、诚心服务大局。作为领导干部,应以上级的组织目标为方向,学会“用科长的态度当科员,以部长的立场当科长,用老总的胸怀当部长,以老板的心态来打工”。否则,只想着员工的事,也只能当个员工。

  拿破仑曾说过一句话,“一个狮子领导的绵羊队伍能够打败一只绵羊领导的狮子队伍。”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今天再细细品读,它至少有两层含义:一个是领导者的品质和方向,决定着团队的品质和方向,一个是领导者的落实能力决定着组织的落实能力。抓落实,是领导者指挥的一支“协奏曲”,而不是一个人的“独奏曲”。领导干部抓落实,还需要有指挥协调的能力,能够科学而有效地给下属分配工作,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之各得其位,提高效率,促进落实;把上下的、左右的、物质的、精神的、运动的、静止的等各种条件因素,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

  当然,提高抓落实能力,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比如,提高修养、转变作风、调查研究、注重细节、完善责任制、增强个性魅力,等等。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度,体现到行动上,就是保持着一种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的态度和劲头。正如毛泽东同志讲的,“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

来源:前线网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