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当前位置: > 阅览室 > 中外历史 >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宽诚乃待士之道(4)

发表日期:2016-05-10 点击

理解是相互的,领导者要求下属理解自己,领导者也要注意理解下属。有时,领导者主动理解下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国时期的孙策,在创业的时候得到了张昭,他非常高兴,任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带着张昭去拜见自己的老母,就好像是从小的朋友一样亲切信任,不论是文是武的事,都交给张昭去办理。张昭每次收到的后方官吏和士绅的报告文书,都是称赞张昭如何正确、能干,将一切功劳归于张昭(应主要赞美孙策才好),张昭想秘而不宣,不让外人知道这些报告的内容,又怕有秘密活动之嫌;若将这些报告文书内容公开,又怕别人误解是突出自己等,反正是进退不安。孙策听说了这件事,欢笑着说道:“从前春秋时管仲担任齐国的国相,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人们谈起齐国富强的原因,一是归功于‘仲父’,二还是归功于‘仲父’。但不管如何赞美他,他辅佐的齐桓公却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现在子布(张昭字)你贤德有才,我能用你,你的功劳和名誉难道就没有我的份吗?”当群众把功劳和荣誉归于自己的下属,而不是归于自己的时候,很多领导者是受不了的,轻者也要找理由敲打敲打下属,让他“端正”认识,“不要翘尾巴”,重者甚至对下属打击排斥,不一而足。孙策则是大将风度,为自己能有闻名于外的下属而欢欣鼓舞。在这样的领导者下面干事,人才就不会一直像张昭开始那样“进退不安”,自然就可以疑虑全消,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