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广角
当前位置: > 阅览室 > 社会广角 >

“贫民窟”背后的城市视角(2)

发表日期:2014-06-20 点击

  不过,用“贫民窟”这个词来形容这种聚集区域,却是出于城市视角。虽然在“贫民窟”里的生活条件要比普通城市居民差,但是,在这里生活的人,却能获得比其在农村更好的生活条件与收入。

 

  经济发展中的很多事物,由于其规律性,本身是很难避免的。贫民窟的形成,与目前的环境污染相似,即便有拉美、非洲等国城市化的历史教训在前,要说中国的城镇化能够避免,也为时尚早。

 

  一般而言,小城镇缺乏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农村劳动力去到大城市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中国的大城市与西方的大城市一样,在这里,有更多的资本、更新的技术、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梦想。而且,与西方国家发展历史不同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在中国的城市与农村之间,长期存在着剪刀差。这一方面加速了城市的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忽略了农村。越大的差距,就意味着越大的吸引力。

 

  在这种吸引力之下,小城镇规划、就地城镇化这些词语,地方政府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规划的虽然很美好,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将城镇化变为“造城运动”的并非市场,而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权力与GDP冲动,不能将之归咎于市场与劳动力自由流动。至于让农村为国民整体经济结构提供弹性,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农民回乡种田,收入水平大大降低,本质上不过是隐性失业。其实,在改革开放前,虽然人人都可解决工作问题,但国企人浮于事,实际上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