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 时事发布台 > 理论研究 >

到历史深处感悟秦楚兴亡(7)

发表日期:2015-10-16 点击

  秦帝国的速亡,源于严刑峻法、劳民过度而导致政权机器运转的急促和紊乱,频繁的徭役和出征,使“国家和人民陷于超负荷的泥潭”。苛暴的秦政制造它的掘墓人。反秦是从战国时期就开始累积的力量和情绪。吕思勉说:“六国夷灭,总有一班失其地位的人,心上是不服的,满怀着报仇的愤恨和复旧的希望;加以大多数人民的困于无告而易于煽动,一有机会,就要乘机而起了。”所谓“亡秦必楚”是说不尽的历史恩怨,也是秦汉史最耐人寻味的话题。民国才子张荫麟在他唯一专著《中国史纲》中这样写道:“始皇能焚去一切《诗》《书》和历史的记录,却不能焚去记忆中的六国亡国史;他能缴去六国遗民的兵器,却不能缴去六国遗民(特别是一班遗老遗少)的亡国恨;他能把一部分六国的贵族迁到辇毂之下加以严密的监视,却不能把全部的六国遗民同样处置。”当上上下下人心离散,秦崩便是历史注定的结局。
  《秦崩》《楚亡》凝结了若干个历史性相遇。韩信经过淮阴街市的胯下之辱,也是一种相遇。带剑独行的韩信从恶少胯下穿过,创造了忍辱负重的经典一幕。萧何追韩信,也是一种相遇。寒溪夜涨,成就了一段识才用将的佳话。晚近后人在拜将坛遗址题诗:“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这段相遇最终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终结,让人唏嘘不已。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